摘要: 基本解釋古代一種含有酸味的飲料。《齊民要術·大小麥》引《氾勝之書》:“當種麥,若天旱無雨澤,則薄漬麥種以酢漿并蠶矢。” 石聲漢 注:“‘酢漿’是熟淀粉的稀薄懸濁液,經過適當的發酵變化,產生了一些乳酸,[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即釀酒、醋用的酵母。早期稱作酢母。能誘起含糖及淀粉類的物質發酵變酸。 章炳麟 《訄書·消極》:“今有造酢母者,投以百味,苦者亦酸,芳甘者亦酸。彼 清 政府猶酢母矣。”參見“ 酵母 ”。[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謂味道又酸又澀。歰,同“ 澀 ”。 徐珂 《清稗類鈔·植物·海棠木瓜》:“實較尋常木瓜大者約十分之二,香澹永,微酢歰。”[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報答。《管子·侈靡》“成功然后可以獨名,事道然后可以言名,然后可以承致酢” 唐 尹知章 注:“既有獨名,又有言名,然后可以至於承君之酢報也。”[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酸味。 宋 蔡襄 《荔枝譜》二:“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黃色,附核而赤,食之有查,食已而澁,雖無酢味,自亦下等矣。”[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欺詐。酢,通“ 詐 ”。 睡虎地 秦 墓竹簡《秦律雜抄》:“百姓不當老,至老時不用請,敢為酢偽者,貲二甲。”[閱讀全文:]
摘要: 基本解釋欺詐。酢,通“ 詐 ”。 睡虎地 秦 墓竹簡《秦律雜抄》:“百姓不當老,至老時不用請,敢為酢偽者,貲二甲。”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