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看點!甲型流感的預防措施
甲型流感的預防措施
(資料圖)
導語:普通感冒的病原可以是病毒,更常見的則是細菌等,所以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甲型流感的預防措施文章,僅供參考!
甲型流感的預防措施
一、普通感冒,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關系
流感與感冒的關系--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均易發于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呼吸道癥狀,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的病原可以是病毒,更常見的則是細菌等,所以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見于冬春季節,一旦發病常會引起暴發或流行。
兩者之間最重要的區別則是各自危害不同。普通感冒如沒有并發癥,1周內可自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流感則會導致很多嚴重并發癥如肺炎等,從而增加了死亡率。
流感與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之間的關系--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病毒常引起局限性流行,丙型病毒一般只引起散發,較少引起流行。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致病力極易發生變異,當一個新的亞型出現時,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很容易引起大流行。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近年來一些地方發生H5N1型人禽流感,在世界范圍內引起關注。
導致這次墨西哥和美國等發生疫情的病毒為甲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豬流感病毒毒株,該毒株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斷,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可以人傳染人。
二、甲型H1N1流感的特點:
1. 潛伏期短:通常1-3天(甚至半天),經呼吸道飛沫、接觸、及大聲說話飛濺的唾液均可傳播,傳播速度極快。
2. 起病急,癥狀重:常于數小時出現高熱、畏寒、全身乏力、頭痛、咽痛、咳嗽和全身關節肌肉疼痛。
3. 病毒不耐熱:50度度30分鐘即可滅活。但在0-4度可存活數周,在-60度環境內可長期存活,對化學消毒劑(含氯消毒液、酒精、)、紫外線敏感,一般抗生素無效。
4. 傳染幾率增高:發病前一天就會開始排毒,導致隱性感染率(帶病毒不發病者)高。
5. 引發的癥狀與季節性流感相似: 美國疾控中心報告顯示,在美國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90%的人出現發燒癥狀,84%的人咳嗽,61%的人喉嚨痛,這些癥狀與季節性流感患者的癥狀類似。不過,也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出現嘔吐或腹瀉,而季節性流感患者一般不會出現此類癥狀。
6. 病死率并不高: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死亡率與普通的季節性流感病毒相仿,只是由于它的傳播力強,所以造成了很大危害。調查發現,目前在多個國家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并不比季節性流感病毒更致命。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總干事瓦萊特認為,甲型H1N1流感并不那么可怕,雖然有人病重甚至死亡,但也有很多人被治愈,因此沒有必要過度擔心。
7. 老年人可能具有某種免疫力:在疫情最為嚴重的墨西哥,因病情嚴重而住院的患者大部分在20歲至50歲之間;在疫情的另一重災區美國,確診患者中半數以上的人是未滿18歲的年輕人。美國疾控中心負責人表示,老年人對新型流感病毒具有免疫力或許是原因之一。
三、吃豬肉不會導致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多次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吃豬肉或者豬肉制品是安全的,不會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風險。本次的病毒包含禽流感、豬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片斷,因此是一種奇特的“雜交型”流感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認為,這種病毒主要攻擊人類,并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要預防這種疾病,只能從人入手,阻止患者與健康人群進行接觸。有關專家指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般都是借助病患的飛沫傳播,不會通過食物傳播,因此食用烹飪熟的豬肉絕對安全。
四、預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很重要: 在有些公共場所不是很容易能找到洗手間。因此要記住,未洗手前不要摸眼口鼻,不能吃食物。當我們的手觸摸了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物品,再去摸鼻子或嘴巴,就給病毒進入體內提供了機會。勤洗手比戴口罩更重要。在有些公共場所,人們的手沒法不去觸碰很多人已摸過之處,遇到以下情況必須洗手:
(1)觸摸過公共物件。如電梯的扶手、按鈕、公共汽車的把手、公共電話、公廁的門把、接觸錢幣之后、做完掃除工作之后等。
(2)飯前飯后,觸摸眼、口、鼻前,吃藥之前,如廁后。
(3)打噴嚏或咳嗽后,接觸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戴口罩前及除口罩后。
2. 聚餐要注意使用公筷:
無論是應酬飯局還是朋友聚餐,最好使用公筷,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不要隨地吐痰,如要吐痰應將分泌物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
3. 室內空氣要流通:
預防甲型H1N1流感與預防普通感冒一樣,很重要的是空氣流通,對普通市民來說,不去人多不通風的地方比較安全。因為病毒是存活在空氣中的,而且存活難度比較大,所以只要是露天場所或是非人群聚集地,都不會太危險。在流感高發季節,前往人多擁擠的場所時最好佩戴口罩。對于那些表現出身體不適、出現發燒和咳嗽癥狀的人,要避免與其密切接觸。沒有特別需要盡量避免到醫院去。
4. 保持足夠的睡眠:
為了預防甲型H1N1流感,有些人將板藍根沖劑、抗病毒口服液等藥物當飲料喝,有關專家說,雖然沒什么問題,但實際上也沒太大必要。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很重要,包括:保持足夠的睡眠(一定不要熬夜);適當的體育活動;減少自身的壓力(不要背負身體和心理的負擔);喝充足的水(燒開的自來水最好);一日三餐定時適量,保證足夠的營養。在季節轉換時期,注意添減衣服。睡得好、吃得好就能很好地防病,自身免疫力水平高比什么都重要。
5. 家庭消毒可用醋熏:
用醋熏或灑消毒水、來蘇水,對預防流感也能起到一定作用。食醋熏蒸有助于造成不利于流感病毒生存的環境,阻斷流感的傳播。也可在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應用艾葉煙熏或做其他空氣消毒。但醋熏過的房間,也不能時時保持消毒效果。平時要多開窗通風換氣。
6. 上街不用戴口罩 ,發燒咳嗽者除外;自身有流感癥狀或是為其他疾病而到醫院求醫的患者和患者家屬,為自身和他人安全著想,最好進醫院后佩戴口罩。
8、盡量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盡量不去醫院探病。
9、加強衛生檢查督促工作:
定期對進行大掃除和消毒工作,不定時檢查及監督。
10、及時隔離、及時上報:
一旦發現有發熱、頭疼、急性咽炎、全身酸痛、畏寒、咳嗽等流感癥狀立即隔離,送醫院檢查治療,并密切關注診治情況。如發現疑似病人時,立即上報,請示處理意見,同時對接觸者加強觀察。
【溫馨提示】
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不高,但流感病毒的演變有一個過程,初期傳染性可能不強,病毒如果發生變異,毒性和傳播性會大大增強。因此,在不過度恐慌的同時,要對病毒可能的下一波傳播保持高度警惕。
科學洗手好方法
1.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摩擦
2.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摩擦,交換進行
3.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轉,相互摩擦
4.彎曲手指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搓,交換進行
5.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搓擦,交換進行
6.左手指尖對右掌心來回揉,交換進行7.搓洗手腕,交換進行
注意要點:每次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均勻涂抹雙手,仔細揉搓,特別清洗指尖和指縫,洗手時間不少于30秒。如果沒有流動水的地方,建議市民攜帶一支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或75%j酒精擦拭雙手,可起到和洗手一樣的效果。
手洗凈后,一定要用干凈的毛巾、手巾或一次性紙巾擦干雙手,并勤換毛巾。若是用臟毛巾、臟手巾,或是衣襟擦手會造成“二次污染”。
【個人生活預防】
1.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家居盡可能保持通風。
2.作息生活有規律,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積極鍛煉身體,鍛煉時最好有汗出,增強體質。
3.如果出現發燒或感冒癥狀,請戴上口罩,盡早就醫。就診后盡量避免外出,在家休息。咳嗽和打噴嚏時,對著紙巾或自己的肘部衣物咳嗽和打噴嚏,而不是用手去捂住鼻子和嘴,以免病毒經手傳播。
一、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答:甲型H1N1流感為一種新型呼吸道傳染病,其病原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基因中包含有豬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種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二、傳染源有哪些?
答: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無癥狀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雖然豬體內已發現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無證據表明動物為傳染源。
三、傳播途徑是什么?
答: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過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處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傳播。
四、哪些人易感染?
答:人群普遍易感染。
五、感染甲型H1N1流感有什么臨床癥狀?
答:甲型H1N1流感潛伏期一般為1—7天,多為1—3天。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臨床早期癥狀與普通流感類似,通常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現嘔吐和(或)腹瀉。約10%的病例可不發熱。體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體腫大。可發生肺炎等并發癥。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亦可被誘發加重,呈現相應的臨床表現。病情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
六、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期有多長?
答:甲型H1N1流感的傳染期是自病人出現癥狀前1天,至發病后7天,或至病例癥狀消失后24小時(以兩者之間較長者為準)。
七、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的密切接觸者?
答:密切接觸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護情況下接觸傳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具體包括:診斷、治療或護理、探視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員;與病例共同生活、工作或有過近距離(一般指2米范圍內)接觸的人員;接觸過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體液的人員。
八、如果您是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應注意哪些事項?
答:發現自己是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后,應主動在家中密切觀察自己的健康狀況,觀察期從最后接觸病人的時間往后推7天的時間,同時注意:1.家庭內應配備必要的消毒劑和個人防護用品,家庭成員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減少接觸。2.盡量單間居住,減少與共同居住者的接觸機會,家庭內保持通風。其使用后的衛生間做好必要的清潔和消毒工作。3.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時要戴好口罩,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場所。4.每天早晚各測量1次體溫,做好記錄。如果出現急性發熱或呼吸道癥狀,應立即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并按有關規定居家或住院治療。
九、平常如果出現流感樣癥狀,如感覺身體不適,發高燒、咳嗽和(或)喉嚨痛,應該怎么辦?
答:1.及時到當地設有發熱門診和感染性疾病科的醫院就醫。2.減少與其他人的接觸:使用口罩,或與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3.盡可能呆在家中,不要上班、上學或去人多的地方。4.休息并多飲溫開水。5.咳嗽和打噴嚏時用一次性紙巾掩住口鼻,然后把用過的紙巾丟進垃圾桶;如果沒有紙巾就對著胳膊打,噴出的飛沫雖附在衣服上,但至少會阻斷感冒病毒的傳播。6.經常和徹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雙手,特別是在咳嗽或打噴嚏之后。7.尋求他人幫助來處理需要與其它人接觸的家務活,比如采購東西。
十、怎樣預防甲型H1N1流感?
答:1.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寢室、食堂等場所應打開門窗保持通風。2.充足睡眠、勤于鍛煉、減少壓力、足夠營養,提高身體抵抗力。3.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4.避免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如不是特別必要,建議暫時取消周末和國慶長假的出游計劃。5.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按照“六步洗手法”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洗凈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平時應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6.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一次性紙巾遮掩住嘴巴和鼻子,用完后的紙巾扔進有蓋的垃圾桶。7.如果你有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或發燒,應及時告訴老師、及早就醫。8.盡早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9.甲型H1N1流感疫苗為國家戰略儲備物資,必要時由國家組織免費應急接種,目前暫未安排常規接種。
十一、為什么要勤洗手、勤洗臉?在什么情況下要洗手?
答:如果用沾染了病毒的手摳鼻子、揉眼睛,可能造成鼻子、眼睛黏膜的破損,使呼吸道中的病毒、手上的病毒乘虛而入。洗臉可使鼻子、口腔和眼睛等病菌容易侵入的部位保持清潔,減少被感染的危險。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情況應洗手:飲食飲水前;便前便后;接觸血液、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衛生保潔、大掃除之后;接觸錢幣或與人握手之后;在室外玩耍、戶外運動、作業和購物回來之后;外出回家脫換衣服之后和接抱孩子之前。特別是接觸病人的衣物和污染物之后都應及時進行手的清潔與消毒。
十二、為什么要勤喝水?
答:空氣中的粉塵,容易使人的鼻黏膜受損。勤喝水可以使鼻黏膜保持濕潤,增強抵抗力。同時,勤喝水還便于及時排泄體內的廢物,有利于加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十三、為什么要勤通風?改善環境也能預防甲型H1N1流感嗎?
答:甲型 H1N1 流感是呼吸道傳染病,它的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一樣,只有在空氣中達到一定濃度,人才容易受感染。保持房子里空氣流通,可以及時吹散病毒,降低它的濃度,減弱它的毒性,從而減小人們受感染的可能性。現在天氣轉涼,進入房間一定不要打開空調,這樣對防控甲流很有好處。改善環境對于甲型 H1N1 流感的預防也很重要,可在室內熏蒸食醋、艾葉、艾條,這樣有助于形成不利于流感病毒生存的環境,阻斷流感的傳播。
十四、在公共場所要注意什么?
答:人多的地方空氣流通一定不好,盡量少去;如果要去,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最好保持1.8 米以上的距離,必要時應戴上口罩并盡量縮短逗留的時間。返回后要注意及時洗手、洗臉;這樣,即使皮膚上黏附有病菌,也能減少它入侵自己身體的機會。
十五、為什么不能探視甲型 H1N1 流感病人或被醫學隔離的人?
答: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可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等途徑傳播,傳染性強。被感染者在無癥狀的潛伏期時,就可以傳染給他人,甚至被感染后并不發病的攜帶者也可以繼續傳播病毒。被醫學隔離的人有可能是處于潛伏期的病人或病毒攜帶者。所以,為了自身健康和防止疾病的傳播,不宜探視甲型 H1N1 流感病人或被醫學隔離的人。
十六、面對此次甲型 H1N1流感疫情,應做好什么樣的心理準備?
答:1.要了解疾病性質,掌握流行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應關注主流媒體關于此次流感疫情的報道,不要輕信傳言。此次的甲型H1N1 流感病毒,從已有資料上看,發病率和死亡率并不算很高。應該認識到當前頻繁的報道是為了引起大家的重視,普及甲型 H1N1 流感的有關知識和預防方法,沒有必要產生恐慌心理。2.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由于病毒是微小的,肉眼看不見,無法分辨感染者,這就增加了人們的恐懼感。其實,只要認真做好防護,就不必再有更多的擔心。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