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稅稅率(地方稅種及稅率)
務局主要負責征收和管理的項目有:
增值稅,消費稅,鐵道、各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所得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中央企業所得稅,中央與地方所屬企、事業單位組成的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的所得稅,
2002年1月1日以后在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設立(開業)登記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地方和外資銀行及非銀行金融企業所得稅,海洋石油企業所得稅、資源稅,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個人所得稅,對證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稅,車輛購置稅,出口產品退稅,
中央稅的滯補罰收入,按中央稅、共享稅附征的教育費附加(屬于鐵道、銀行總行、保險總公司繳納的入中央庫,其他入地方庫)。
地方稅務局主要負責征收和管理的項目有(不包括已明確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征收的地方稅部分):
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煙葉稅,印花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停征收),地方稅的滯補罰收入,按地方營業稅附征的教育費附加。
在部分地區還負責社會保險費及其他一些地方規費的征收。
一、增值稅(國稅)
對在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征收。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對一般納稅人,就其銷售(或進口)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增加值征稅,
基本稅率為17%,低稅率為13%,出口貨物為0%(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對小規模納稅人,實行簡易辦法計算應納稅額,征收率一般為6%,從事貨物批發或零售等稅法列舉項目的征收率為4%.增值稅的納稅期限一般為1個月,納稅人應在次月的1日至10日的征期內申報納稅。
二、消費稅(國稅)
對在我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征收。征稅范圍包括煙、酒和酒精、化妝品、貴重首飾和珠寶玉石等18個稅目。
消費稅根據稅法確定的稅目,按照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銷售數量分別實行從價定率或從量定額的辦法計算應納稅額。消費稅的納稅期限與增值稅的納稅期限相同。
三、營業稅(主要是地稅管轄)
對有償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征收。應稅勞務包括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等7個稅目。營業稅按照應稅勞務或應稅行為的營業額或轉讓額、銷售額依法定的稅率計算繳納。
除了娛樂業實行20%(其中臺球、保齡球適用5%)的稅率外,其他稅目的稅率為3%或5%.營業稅的納稅期限與增值稅、消費稅基本相同。
四、企業所得稅(國地稅共管)
對中國境內的一切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企業所得稅以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企業所得稅實行按月或按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多退少補的征收辦法。即企業應當自月份或者季度終了之日起15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預繳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預繳稅款。
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并匯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
五、個人所得稅(地稅)
以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包括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等11個應稅項目)為對象征收。
除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個體工商戶(注: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比照執行)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5%至35%的5級超額累進稅率外,其余各項所得均適用20%的比例稅率。
擴展資料
主要稅種的稅率:
1、營業稅按提供的服務收入5%繳納;文化體育業等3%;娛樂業20%繳納;
2、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7%繳納;
3、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3%繳納;
4、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2%繳納;
5、文化事業建設費按廣告、娛樂業收入的3%繳納;
6、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7、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9、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10、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后的利潤)繳納(3萬元以內18%,3萬元至10萬元27%,10萬元以上33%);
11、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增值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家稅務總局
2021年地方地稅稅收比列是多少
2021中央地方稅收分配比例是60%、50%、25%不等。
1.按比例分攤,相應的城建稅全部屬于地方省級;證券交易印花稅按照94%和6%的中央和地方比例劃分。所有分配給中央政府的稅收包括關稅、車輛購置稅、金融企業總部和鐵路部門征收的企業所得稅和城市建設稅,以及海洋石油公司征收的資源稅。地方省級稅種包括非海洋石油公司征收的資源稅、非證券印花稅、環境保護稅、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房地產稅、契稅和車輛稅。
拓展資料:
1.不同行業的公司可能涉及不同類型的稅收。一般情況下,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印花稅都是標準稅種,涉及的企業很多。在財政預算的四個賬戶中,稅收屬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0%以上。不同地區,參考2019年數據:根據稅收征管權限和收入控制權分類,稅收可分為中央稅、地方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海關和稅務局負責征稅;海關對進口環節征收關稅、船舶噸位稅、增值稅和消費稅,稅務局征收其他稅費。
2.中央稅屬于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由國稅局和海關收取。其中:消費稅(含海關征收的消費稅)、關稅、海關征收的進口環節增值稅、車輛購置稅、船舶噸位稅。1.1. 消費稅征稅對象為:香煙、酒類、摩托車、汽車等不鼓勵消費的消費品;稅收方式包括從價稅、定額稅和復合稅。消費稅通常在生產過程中增加(當生產應稅消費等于外部銷售時)。1.2. 關稅有進口關稅和出口關稅;對進出口貨物征收關稅有三種方式:[從價、特定或復合]。
3.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與地方經濟利益密切相關。國稅與地稅合并前,由地方稅務局負責征收和管理。合并后,國家和地方稅由國家稅務局征收,并移交給地方政府。其中:城市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契稅、房地產稅、車船使用稅、煙草稅、環保稅。2.1. 城市土地使用稅按納稅人實際占用面積征收。城市土地使用稅由開發商取得土地使用權后繳納。從全部房屋移交后的一個月起,開發用地的城市土地使用稅將為零。
4.屬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財政收入,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享。國稅局一直負責收集和管理。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印花稅3.1.增值稅: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按稅率(13%、9%、6%)征收,而小規模納稅人作為具體項目的(3%、5%)參考征收:分攤比例:50%:50%2016年5月1日增值稅改革試點全面啟動后,中央和地方增值稅分攤比例從75%:25%調整為50%:50%;海關征收的進口增值稅屬于中央政府。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