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為什么下午5點關門?晚上不開放
2022-02-23
- 01
相信提起故宮,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清朝皇帝住的地方,不僅規(guī)模十分的大,而且建筑非常有特色,令人感到十分的驚嘆。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它就成了我們很多人都去的旅游景點。但是有一個問題困擾了很多游客,那么大的故宮,為什么在五點就會準時關門呢?
當然外界有很多的傳言,其中一個傳言就是古代的時候在故宮里邊兒有冷宮,由于冷宮之中皇帝的很多妃子,經常發(fā)生勾心斗角的事情,而皇帝就會把這些因為各種各樣失去權勢的嬪妃打入到冷宮。而她們在冷宮中就會度過凄涼的一生,所以慢慢故宮中就有了很多的怨氣。所以在太陽落山的時候,也就是下午5點,一定要把故宮的功能給關閉,以防怨氣傷害到別人的身體,當然這種說法是非常迷信的。
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故宮里邊存在著很多的文物,而工作人員在下午沒天關門之后,都要對故宮中的文物進行仔細的檢查,第一點就是確保文物沒有受到損害,第二點就是確保文物并沒有被盜竊。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在故宮曾經發(fā)生過盜竊案,1959年的時候有一個人趁著人多就成功盜到了文物。所以為了給工作人員留下檢查的時間,才會在五點關門。
而最后一種說法就是由于故宮的照明工具不夠多,當初為了保證故宮的完整性以及避免對它的破壞,所以政府并沒有對故宮進行過多的現(xiàn)代化改造。所以在夜晚的時候故宮里到處都是黑漆漆的,根本保證不了游客的安全,所以為了保證游客的安全才會關上宮的大門。那么這幾種說法你更認準哪一種呢?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y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